11月14日-16日,2025第三届食药物质产业发展大会在杭州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郑裕国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院士,浙江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卢永福,浙江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单胜道教授等出席,千余名科研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食药物质产业的技术创新、市场趋势、成果转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赋能产业发展。

开幕式上,单胜道代表学校致辞,他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发展情况。单胜道表示,本次会议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导向,旨在深化产学研合作,让更多科研成果走向生产一线,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为学校相关学院专业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合作寻求新思路、拓展新途径,期待能与兄弟院校、同行专家学者一起,共同为食药物质产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撑。陈君石从食品安全与健康视角,剖析了食药物质产业在保障国民健康中的关键价值,强调产业发展需以科学为基、以安全为要。卢永福结合浙江食药产业发展优势,提出要以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

本次大会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浙江科技大学主办,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食药物质专业委员会等承办,浙江省农业生物资源生化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协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全国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行业龙头企业代表,围绕食药物质产业的技术创新、市场趋势、成果转化等作主题报告及圆桌对话。大会设置1个主论坛和7个分论坛,涵盖食药物质主旨、市场趋势、前沿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海洋功能食品原料、中药发酵与合成生物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从学术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覆盖。

我校毛建卫教授受邀在“食药物质前沿技术分论坛”上,作题为“食药物质生物资源功能食品生物制造”的主题报告。他指出,食药物质产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以中国的道地原料为基础,融合中医中药智慧,承载中华健康理念与经典文化,不仅是我国具有深厚底蕴的历史经典产业,更具备潜力成为全球性的未来产业。沙如意副教授受邀在“青年学者分论坛”上,作题为“大数据与多组学赋能大蒜全产业链发展的科技创新支撑”的主题报告,系统介绍了其课题组在大蒜保鲜技术、原料溯源体系构建、深加工产品功效评价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展现了我校在食药物质领域的科研实力与技术积累。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食药物质专委会第三次主任委员工作会议暨重点企业座谈会。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食药物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毛建卫、委员沙如意作交流发言。(生化学院 王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