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火热进行的1-H地块后勤项目施工现场,最近出现了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就是建工学院“我的校园我做主”1-H地块工地实践小分队。7月6日,小分队一行10余人走入施工现场开始实践。征得现场同意后,很多队员在原定两周的实践结束后,还自愿选择留在现场,继续学习。 1—H地块后勤项目开工至今三个多月,工程进展状况良好。为了激发同学的爱校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同时结合建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特色,开辟第二
7月20日,为期两周的中德学生暑期交流营活动圆满结束。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副校长赫恩教授、校党委副书记陈浩出席结业典礼。 在本次交流营中,我校针对德国学生开设的中国烹饪、剪纸、书法、太极拳等中国文化课程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中国烹饪课尤其受到学生欢迎。在听取了有关中国烹饪文化的简要介绍后,同学们观看了后勤公司员工现场演示的烹饪、制作技巧,厨师们的娴熟技艺赢得了阵阵喝彩和掌声。中德学生还一起
经过精心筹备,学生“党员之家”组织大学生党员新农村“种文化”社会实践团将于7月30日正式启程,赴诸暨市街亭镇花厅村开展为期10天的活动。 为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鼓励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成才,结合我校正在开展的“80后,我能行!”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党员之家”组织了这支实践小分队。 作为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小分队将积极投身
7月3日,200多位毕业生代表在校园里亲手种下了一片毕业林。 校长杜卫出席活动,并和毕业生们一起锹土、浇水,种下对母校的深深眷恋祝福。杜卫希望同学们毕业后能经常回到母校来
7月4日上午,2007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西湖体育馆隆重举行。近3000名学子满怀喜悦在这里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庆典。校党政班子成员杜卫、胡浙平、陈浩、陈根芳、吕进、鲁凤、黄丰平在主席台就座。校党委副书记陈浩主持毕业典礼。各二级学院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典礼。 校长杜卫代表学校致辞。他说,2007届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成绩在一些方面创造了学校的历史,体现了学校的进步
6月29日,学校召开庆祝“七一”座谈会暨先进表彰会议。校党政班子成员徐志平、胡浙平、陈浩、陈根芳、鲁凤、黄丰平出席会议。党委职能部门、各党总支(直支)负责人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及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胡浙平主持。 校党委书记徐志平在会上发表讲话。在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后,他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做好学校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
校第三届数学建模竞赛于6月中旬在理学院落下帷幕。共有33支队伍参赛,14支队伍分获了一、二、三等奖。 由教育部高教司等单位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极好载体。同学们在竞赛中提高了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的能力,锻炼了文字表达水平,培养了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和进行协调的组织能力,经历了诚信意识和自律精神的考验。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也是近年来
7月10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徐志平、副校长陈根芳在基建处负责人等陪同下,冒雨来到小和山校区1-H地块(后勤项目)工地现场,察看了工程进展情况。 在施工现场,徐志平一行边走边看,详细察看了建设中的学生宿舍楼,仔细询问了工程进度、宿舍配套设施、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等。 视察结束后,徐志平一行在施工现场指挥部召开了现场会。会议由陈根芳主持。 徐志平代表校党委及全校师生对基建
7月8日,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16名师生抵达我校,开始为期两周的中德学生暑期交流营活动。 此次活动由我校和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共同举办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德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使我校“2+3”项目学生走出国门后更快地融入在德国的生活,同时也使德国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为双方的深入交流打下更稳固的基础。 交流营中,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师生针对我校“2+3”项目学生开设
日前,校新闻中心分别召开学生、教师座谈会,采访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二级学院负责人、辅导员等,围绕学风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力图对正在开展的“评建”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谁是主导力量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齐抓共管,对于这一点大家有共识。但对于谁是课堂教学秩序的主导力量,认识上有分歧。一部分教师认为,辅导员管着学生入党、提干、评优、评奖等,手中权力大,学生听辅导员的话。座谈会
近日,校训、校标评选在全校训、校标校范围内全面展开,全校师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投票。 6月19日,党委宣传部、工会、团委联合发布“关于校训、校标评选的通知”,并将选票下发到各分工会和分团委,网上投票平台随即开通,校学生会还在2K社区设立流动投票点。 20日,电气学院立即组织师生进行评选投票。6月21日上午,校机关分工会在行政楼南大厅进行投票。 现电气学院、成教学院、人文学院
本期校报是本学期以来出版的校报中,编辑部相对比较满意的一期:版面总体平衡,每版有压版之作,文章可看可读。照此走下去,校报必将进一步发挥其强有力的宣传功效。 本期我们组织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走出去:二级学院副院长等赴德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进行蹲点“解剖麻雀”,“和山聚焦”实录了他们的所思所见以及归来后的打算。另一篇是请进来:在理学院学习的,来自德国科堡应用科学大学的凯勒等,述说留学生活的感受
6月25日,学校在小和山校区举办校园开放日暨2007年高考志愿填报教授、博士咨询会。 一早,就有许多考生和家长前来咨询。学校招生办老师现场解说学校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及今年的招生计划、变化等。各学院学科负责人、教授、博士现场为考生和家长支招,提高他们对专业的认识,解答考生及家长关心的各类问题。 校党委副书记陈浩亲临咨询会现场指导工作,当场为考生和家长做起了“参谋”。陈浩向考生们发出
6月21日下午,“80后,我能行!”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之“聆听同龄人成长故事”第三期报告会举行。 报告会以访谈的形式进行,气氛轻松活泼,我校建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莫雪峰同学和来自杭州武警指挥学院的张薇薇教官两位“80后”嘉宾在主持人的话题引导下娓娓讲述了军旅生活的苦辣酸甜和人生感悟。莫雪峰同学还与现场的同学比拼了叠被子的技术,一度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莫雪峰是我校土木042班学生,曾
眼下正值高考志愿填报时期, 省内外众多考生十分关注我校。自22日以来,校招生网已有超过56000人次点击。学校开通20路招生热线,工作人员接了近4000人次的电话咨询,仅26日就有947人次打入电话咨询。 校领导徐志平、杜卫、陈浩、吕进、鲁凤近日分别前往嘉兴、德清、龙游、舟山和余姚,与当地教育局负责人和生源学校负责人交流,更全面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对我校人才培养的反馈等。同时
| 共有 15,68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046 页 当前第 286 页 |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