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孟哲 陈振凯 刘少华 1月13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讲话中的一个词引发外界关注:“政治规矩”。他提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而在1月16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党内常态话语,经常被提及,但“政治规矩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六条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的一大和二大上,分别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章程》。《纲领》和《章程》都对党员的言行提出
曲青山 什么是历史?一部历史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和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历史是前人的百科全书,集前人各种知识、经验、智慧的总汇。从中国的历史看,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自己的历史,有治史、用史、学史的传统。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党在90多年的历史中继承了这个优良的传统,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在新的形势下,要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责任,我们更要重视学习历史知识
1927年12月11日爆发的广州起义,长期以来被看作是与瞿秋白的“左”倾错误有关,是一次“军事投机”活动。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广州起义有许多自己的特点,它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行动,不是盲动主义的产物,是被国民党新军阀逼出来的。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革命形势虽然由高潮暂时转入低潮,但从广州的实际情况看,在国民党新军阀的野蛮屠杀和残酷镇压下,中国共产党只有领导工人阶级举行武装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政府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是它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早在清朝末年,它就通过发动甲午战争和1904年至1905年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日俄战争等侵略扩张行动,迫使清政府订立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台湾,并把中国东北的南部地区强行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殖民机构,如关东都督府、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驻奉天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战中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忻口位于忻(县)定(襄)盆地北端,是五台山、云中山两山峡谷中的一个隘口,地势险要,自古为军事要地,中国军队据险而守。由板垣指挥的第五师团一个步兵旅团和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等2万余人,凭借着优良的武器,在飞机、大炮和战车掩护下,从1937年10月13日起,向中国守军防守的南怀化、灵山等阵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中国守军英勇顽强地抗击了敌军,用自己血肉之躯
栏目简介 一、目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拓展师生理论学习平台,更好服务师生理论学习需要,帮助师生及时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最新成果以及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央、省委重要活动、会议、政策的最新动态,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推动学校思政工作落地见效。 二、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形成了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正面战场是国民党方面通过全国统一政权,利用全国资源和200余万人的正规军,担负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实行人民战争,坚持持久战,执行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弃有利条件的运动战的战略方针,担负敌后抗战的战略任务。 抗日战争所形成的这两个战场,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促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体现
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略战争已经开始。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也从此开始。但由于日本实行不宣而战的逐步推进的战争策略,及国民党政府执行不敢宣战的有限的抵抗政策,使全国性的抗战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才爆发,这就形成了抗日战争的局部抗战阶段。 抗日战争局部抗战阶段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原因。 首先,发动侵略战争的一方——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战争体制
1944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改组国民党的一党政府,建立一个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的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联合政府的提出是当时政治形势发展的必然。 第一,国际形势的基本要求。中国人民在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和自我牺牲之后,整个世界上反对法西斯侵略者的神圣的正义的战争,已经取得了有决定意义的胜利,中国人民配合同盟国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时机,已经迫近了。但是仍然存在着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急需
新四军是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简称。它是在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历史背景下组建的,由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组成,是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支抗日武装。 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转为贯彻“联蒋抗日”方针。蒋介石被迫接受中共中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倡议后,在华北实现了国内和平,但又玩弄“北和南剿”阴谋,企图利用中共中央尚未恢复与南方游击区联系之机,调集大军消灭南方
武装夺取政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规律之一。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具体条件的不同,所走的道路也不相同。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举行中心城市起义这条路,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应当怎样走,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俄国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他们照搬俄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经验,不承认在中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这里后,抓住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新的破裂的时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剿”,并全力进行党、军队和政权的建设,使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革命根据地有了初步基础。 朱德、陈毅率部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湖南农民举行湘南起义后,向井冈山转移,于1928年4月下旬同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中共
按照一般常理,一场战争的开始时间,不应当有什么分歧。但是,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围绕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问题,展开了相当规模的讨论,主要是针对八年抗战的说法,提出了十四年抗战的概念。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但是,当权的南京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却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对日本的侵略求助“公理”,集中力量“剿共”。同时,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的“左”倾教条主义者,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此时正是大革命的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但是,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没有承担起挽救革命的重任。 会上,陈独秀代表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长达六个小时的《政治与组织的报告》。报告中涉及了中国各阶级、土地、无产阶级领导权、军事、国共两党关系等11个问题,既没有正确总结教训,也没有提出挽救时局的方略,反而继续提出一些
共有 15,632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043 页 当前第 173 页 |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