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2006-2007学年学生表彰暨特优学风示范班展示大会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陈浩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辅导员、学生代表近600人参加了会议。 陈浩分析了我校学风现状,对下一阶段如何深化学风建设提出了要求。他说,我们要以评建为契机,积极行动起来,革除不良学习风气和习惯,努力开创我校学风建设的新局面,以最佳状态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会议对2007
12月7、8日,学校的围墙边有许多同学拿着画笔在墙上挥舞,原来单薄的墙面上有了美丽的色彩。他们是艺术学院环艺专业和建工学院城规、建筑专业的100多位同学。 为了美化校园,增加校园的文化气息,两个学院的同学欣然接受了“涂鸦”的任务。他们各自收集了丰富的素材、讨论了几套主题方案,最终艺术学院同学确定了“体育+音乐”的主题,建工的同学们则选择了“中国风”系列。 户外寒气逼人,工作
9月7日下午,小和山校区230会议室,充满欢乐祥和的气氛,庆祝第23个教师节暨先进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校领导徐志平、杜卫、胡浙平、陈浩、陈根芳、鲁凤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胡浙平主持。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参加了会议。 校党委书记徐志平首先代表学校向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以及管理服务工作第一线的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9月15日,新生报到结束的当天晚上,学校党政班子成员徐志平、杜卫、胡浙平、陈浩、陈根芳、吕进、鲁凤、黄丰平在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下分成四组,到学生公寓看望新生。 校领导勉励新生,要珍惜青春光阴,学会自主学习,学以致用,全面发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争取早日入党;要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与同学友好相处,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校领导勉励家庭经济有困难
据杭州少儿频道《天下故事》报道:一个年仅三岁的小男孩葛立伟在一年前患上了小儿急性白血病,爸爸妈妈带着他千里迢迢从贵州来到杭州治病。但是高昂的医药费让身患佝偻病的妈妈和到处打零工的爸爸望而生畏。 得知此事后,我校社团联合会主席团成员立即联系杭州少儿频道,表达了为小立伟筹集爱心捐款的想法。少儿频道工作人员对此举给予了高度赞赏和支持。 9月22日,我校社团招新暨“关爱生命 拯救白血病
近日,随着2007级新生新学期学习生活的正式开始,电气学院重视晨读、英语晨读热的良好传统又在新生当中悄然兴起。每天早上,电气学子都会秉着“早起五分钟,快乐一整天”的晨读理念,早早洗漱完毕,然后或三五成群,或围坐一起,或轮流由同学领读英语,或在寝室,抓住分分秒秒,交流英语学习心得,共同提高英语学习水平。当上课铃响起的一刹那,电气学子也带着满意收获的心情轻轻合上书本,开始了一天快乐的学习
图1:校党委书记徐志平(左一)、副书记胡浙平(右二)迎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左二) 图2:校长杜卫(左一)迎接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右一) 图3:吴启迪(右)、黄坤明(左)题词 图4: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沈敏光(左一)、徐志平(左二)、杜卫(右二)与德国代表交流 图5:“中德论坛”大会主席台 图6:代表们聆听大会报告 图7:德国驻沪总领事管文
张治国 博士,教授 办公电话:057185070775 电子邮箱:zhangzhiguo@zust.edu.cn 张治国,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浙江科技学院“科大青年英才”人选。 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领域的新技术和功能性新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围绕相关
个人简介 罗战友,男,197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建工学院教授。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秘书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测试委员会委员。近五年,主持和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个人简介 张云,男,196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级高工,机械学院院长。 兼任浙江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理事、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专业领域:运用现代物流工程理论与技术发展区域经济及现代制造业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主持完成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
个人简介 祝邦文,男,196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机械学院教授级高工。 1985年2002年在浙江省冶金研究院从事钎焊材料的基础性研究,2002年调入浙江科技学院,从事机械工程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焊接技术和现代表面技术,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为高性能金刚石刀具、硬质合金、不锈钢材料、表面贴装技术用钎焊材料,开发的多种高真空级和电子级钎焊
单胜道,浙江永嘉人,首批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才。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服务与提升项目高级专家、中欧低碳经济推广合作首席专家、浙江省农业生态能源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首席专家。浙江省循环经济学会理事长、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
个人简介 陶祥兴,男,196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理学院副院长。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数学会理事、浙江省应用数学研究会理事、浙江省高等学校数学类及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8年浙江大学数学系博士毕业,1990年至2009年任宁波大学数学系主任、理学院副院长、应用数学
张立庆,男,1962年11月出生,教授,浙江科技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教育部全国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等学校化学类与化工制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2项,作为主持人 “物理化学和无机及分析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物理化学”和 “无机及分析化学”被评为
共有 15,55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038 页 当前第 120 页 |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