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 > 

通知公告查看更多>
  • 《实践论》导读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 曹普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诞生后,即以拯救和改造中国为己任,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不屈不挠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它在实践中取得过巨大成功,也经历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惨痛的失败,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长达四年的统治,几乎把党引向毁灭的边缘。1935年1月,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

    2017/04/19
  •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节选)学习导读

    来源: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这部著作写于1886年,最初连载于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1886年第4、5期。1888年,经恩格斯修改并加写一篇序言后出版了单行本。   一、写作背景   1.《费尔巴哈论》是为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而写作

    2017/04/19
  • 《德意志意识形态》学习导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著作。这一著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唯物史观,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写作背景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逝世后,鲍威尔、施蒂纳等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哲学都未能挖掘黑格尔哲学辩证法中的革命因素,只是在“人的概念”上大做文章,空谈所谓“人的解放”.等。所谓德意志

    2017/04/19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学习导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旅居布鲁塞尔时写作的。《提纲》着重论述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观点。恩格斯称《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一、写作背景 《提纲》是适应无产阶级革命实践需要的产物。19世纪中叶,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革命实践迫切需要有科学

    2017/04/19
  • 《共产党宣言》学习导读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必读的经典。《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写作背景 《宣言》写作于1847年年底,发表于1848年2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起草的,是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正经

    2017/04/19
  • 冷溶: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它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同志,同时凝结着党的集体智慧。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观和群众观,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提出了一整套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我们后来在群众路线理论和实践上的丰富和发展,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要开展之际,首先了解群众路线的历史由来,了解

    2017/04/19
  • 洪银兴:政治经济学是中国话语体系重要构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主流经济学   今天,马克思在150年以前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仍然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突出表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指导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始终保持着在经济学科中的主流经济学地位。   其之所以葆有强盛的生命力,根本原因有三个

    2017/04/19
  • 苗成斌:以辩证思维深入理解“四个全面”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我国“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这是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和高度而凝练出的一种全新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其内涵博大精深。笔者认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内涵是富民

    2017/04/19
  • 焦扬: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迈入新征程,离不开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的部署,切实加强

    2017/04/19
共有 15,552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037 页   当前第 109 页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