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 

    杭州网:浙科大校长陈建孟勉励新生:在未来已来的洪流中主动驭变

    供稿单位 :       发布时间 : 2025-09-25 12:50


    “面对这股奔涌向前的时代科技浪潮,我们是该随波逐流、被动适应,还是该向新而生、主动驭变?”925日晚,浙江科技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校长陈建孟向全体新同学提出这一问题。

    今年,浙江科技大学共迎来全国各地6000多名本科、硕士新生,以及来自97个国家(地区)的国际学生。开学典礼上,陈建孟以“未来已来,向新而生”为新生们上“开学第一课”。

    陈建孟表示,这个时代的新起点,最鲜明的标志之一便是人工智能(AI)。我们已然置身于“未来已来”的洪流之中。传统的知识体系、技术范式与价值坐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重构。“长期以来,我都在生态环境学科领域从事教学和研究,最近我也在认真学习和思考AI觉醒对未来世界的影响。”

    陈建孟建议青年学生于AI时代涵养家国情怀,将“小我”融入“大我”,以科技报国彰显人生价值。他说,作为一所以“科技”命名的大学,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的光荣使命,他希望学生能以国家需要领航青春方向,牢记浙科大人的创新使命,在与民族共命运、时代同进步、科技同发展中追梦圆梦、实现价值。

    “大家可能经常会思考,在AI能够快速学习并执行特定任务的今天,人类的独特价值何在?”陈建孟表示,人类跟AI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们拥有基于主观世界、情感体验和生物性存在的“意识”,并具备原创性思维、批判性思考和颠覆性创新能力。他希望学生们能致力于创新创造,以“智慧”驾驭“智能”,以跨界融合引领未来。构建“π型”知识结构,在勤学善思、求真学问中筑牢跨学科知识底座,既写好开阔视野这一“横”,也要写好深耕领域的多个“竖”,从“会读书的人”成长为“会创造的人”。

    陈建孟提醒青年学生,技术解决的是“如何可能”的问题,而人文关怀回答的则是“为何而生”的价值追问,在AI时代更要秉持人文精神,以“人心”温润“算法”,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他建议学生在大学期间多阅读人文经典,与先贤对话,陶冶性情、滋养心灵;多参与艺术活动、体育运动,让自己成为一个志趣高雅、体质健康的人;多涵养悲悯之心与协作之能,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包容,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越是在技术高歌猛进的时代,我们越需要人文精神的灯塔来指引航向,防止在工具的汪洋中失去人性本有的‘温度’。”

    他最后寄语青年学生,“未来已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考卷,“向新而生”是我们对时代的回应。“希望你们牢记嘱托,始终永葆家国之志,以科技报国;敢为创新之源,以智慧启新;厚植人文之蕴,以温情守护,不仅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更能成为时代的思考者、价值的守望者和未来的塑造者!”


      原文链接:https://ori.hangzhou.com.cn/ornews/content/2025-09/26/content_9091995.htm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